北欧创新创业交流感想

本项目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与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和芬兰北欧英才学苑联合主办的一次北欧创新创业访学交流活动,活动主要涵盖了芬兰赫尔辛基、芬兰奥卢、芬兰罗瓦涅米、瑞典斯德哥尔摩、爱沙尼亚塔林和爱沙尼亚塔尔图六个城市。

1.1 芬兰创新创业交流

1.1.1 芬兰赫尔辛基创新创业交流

赫尔辛基是本次访学过程中交流时间最长、吸收经验最多、人文交流也最丰富的一站。我们的交流分为四个部分:basic lessons、workshops、startups salon和social events。

图1.阿尔托大学访学合影

基础课程(basic lessons)包括循序渐进的三节“设计我的人生(Design Your Life)”、“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以及和各位阿尔托大学的老师带来的分享课。课上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鲜活生动的案例,讲述了建立职业生涯的故事,分享了在生活方面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在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这两方面的技巧。

Workshops则要更为有趣一些,这是国内比较稀少的教学方式,类似于班会课的形式,用互动、设计、开放的方式来进行。我们参与的主要有“第一课(The First Class)”、“Pitching Your Life”、“Running Business(经营企业)”。第一课的内容是利用较短的时间以绘画形式认识陌生的队员;pitching的内容是用极短的时间、高吸引度、高精确度的语言来介绍与销售自己的理念或产品,我选择的是30秒的面试pitching;而经营企业的内容是模拟企业创立及其运营过程中的环节与困难,来模拟企业的经营,我们组做的是隐形眼镜销售,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初步窥见了创业的辛苦与挑战。

图2.经营企业workshop成果图

      Startups salon是指在阿尔托大学期间,我们在其产业孵化器Factory Sauna里,与同为大学生的青年创业者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了解来自各个国家的杰出青年不同的创业方式与经历。

图3.与青年创业者面对面交流

 Social events包括参观阿尔托大学、参观赫尔辛基城市博物馆、企业视听会和游览赫尔辛基风景,可以说是最具趣味性的一个环节。在企业试听会这一部分中,来自赫尔辛基的不同企业向我们传输他们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与校园创业不同的挑战机遇、企业文化等。其中城市博物馆的理念令我印象深刻,馆长致力于加强人与人、人与城市之间的纽带,用新颖的方式令人们记住那些逝去的时代,并号召人们去期待未来的发展。

1.1.2 芬兰奥卢创新创业交流

与在阿尔托大学停留的时间相比,在奥卢大学的行程仿佛就是弹指一挥间。但上午的大学参观与下午的workshop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奥卢大学的建筑风格是工业化的,是干脆利落的,大胆地用了明黄色来进行装饰,整个氛围是开放包容的。

在workshop的过程中,老师教授了我们一些进化方案的技巧。首先是思维风暴,列出所有能想到的天马行空的想法;然后是初步筛选,筛出根本无法实现、实现困难和容易实现的方案;最后是将容易实现的方案反复思考,将其具象化,设计出能够被接受的形式。

 Workshop的内容是通过提出自己的方案来改进奥卢旅游方面的某一个问题。我们组选择的是税务问题。当外国游客出国旅游时,未在本国境内使用的物品是可以免税的。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如何简化免税手续。在使用了老师所分享的方式后,原本模糊的方案骤然开朗,我们很快共同推出了我们的“免税识别机器”。

图4.免税识别机器模型展示

1.1.3 芬兰罗瓦涅米创新创业交流

      罗瓦涅米的圣诞老人村之行,陪伴我们的是圣诞老奶奶。尽管年龄很大,她也是一名创业者。她创立的圣诞老奶奶形象平易近人,古灵精怪,生活与传说相结合,十分有趣。在罗瓦涅米的一天中,她一直用生动的语气向我们解说圣诞老人村的故事和沿途的传说,带我们和圣诞老人合影,甚至还给我们发放了圣诞贺卡和姜饼。

图5.罗瓦涅米圣诞老人村与圣诞老人合影

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自己运营着包括微博在内的许多自媒体,从最开始的名不见经传到现在的成为圣诞老人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想而知会有多辛苦。但是她仍然充满激情,我想这正是这种激情,对于创业的使命感,令她走到今天。

1.2 瑞典斯德哥尔摩创新创业交流

在斯德哥尔摩,我们探访了瑞典国家博物馆、诺贝尔奖博物馆、皇家理工学院等多个景点。瑞典国家博物馆中收录了许多中世纪以来的艺术品,博物馆将这些艺术品按时期分类,从最开始的宗教风格到后来的印象派、后印象派、表现主义,条理清晰明确,这种展览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了解到,皇家理工学院的考核制度与申请方式,这所学校的开放包容令我印象深刻。

图6.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一角

1.3 爱沙尼亚创新创业交流

1.3.1 爱沙尼亚塔林创新创业交流

在爱沙尼亚塔林我们探访了老城和E-residency,了解了爱沙尼亚电子化的超前现状,令我叹为观止。爱沙尼亚对于外来人员有着极高的包容性,只要在国内停留超过一个月,就可以办理爱沙尼亚身份证。同时电子身份证、个人档案和银行卡几位一体的免认证模式也令我印象深刻。

1.3.2 爱沙尼亚塔尔图创新创业交流

在塔尔图,我们参观了战时毁坏的教堂,也进行了企业探访。爱沙尼亚企业轻松的氛围和趣味化的生产环境是我没有想到的。我们甚至可以在企业里玩赛车,这在我接触到的企业中是第一次看到。

图7.塔尔图老教堂

二.课程学习收获

 在为期15天的交流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课程无疑是在阿尔托大学中所进行的课程了。在阿尔托大学的5天学习中,我整理了自己的笔记与日记,归纳思考后,认为我学到的最为重要的东西,是逻辑思维与目的性思维。

2.1 逻辑思维

 在访学之前,逻辑思维这个词对于我而言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在需要这个能力的时候,一般会略作思考,选择一个看上去较为恰当的、不过于异类的方案来用。在阿尔托大学的访学中,我意识到逻辑思维是有方法的,不是茫然的想到要有逻辑而去生硬地用,而是在清晰分析对象的特质后,根据它的特质逐条分析,抽丝剥茧,得到最核心的内容,再将这个最核心的内容与我们的目标相比对,从而提出可行的方案。

这个思维过程在“设计你的人生”、“Pitching For Life”和“Design Thinking”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设计你的人生”中,老师提出了十六个问题,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这十六个问题,就是对于自身特点的剖析,从性格到兴趣爱好,更进一步拓展到能力素质等方面,有条理地对自己进行逐条分析。我们平常认识自己,是从感性方面出发,以印象为主,但是在阿尔托大学的设计人生课程中,我第一次用理性的逻辑思维和技巧来认识自己,并且认识到这是更加高效和准确的方法。 在“Pitching For Life”中,也是对于自己持有的方案进行分析,抽丝剥茧得到自己最大的优势,在阐述时将闪光点作为重点来讲;在Design Thinking中,分析的则是设计目标的需求与特点。

 逻辑思维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泛,在写文章、作报告、选方案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准确地筛选出有效信息。

2.2 目的性思维

目的性思维指的是在选定目标的情况下,对于目标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将自己最主要的目的进行提炼,与现有条件进行联系比对,筛选出可用信息与不可用信息,将可用信息作进一步说明并尽量全面地运用到案例中去。

 比如在“Pitching For Life”中,我们假设对方是面试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什么样的公司。如果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办公氛围,性格中的群体性特点就可以得到发挥。如果是一个严谨高效的办公氛围,性格中的细心谨慎和办公能力就可以着重阐述。如果对方需要的是一个运营方面的人才,就可以着重强调自己在运营公众号上的经验与能力,诸如此类。

因此目的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与学习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同时提升了我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我觉得这是在课程学习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三.参与活动收获

在访学的活动中,我见识到了北欧开放包容的创业氛围、高福利的社会生活,学习到了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看到了北欧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丽的风景,也收获了新的友谊。

3.1 友好的性格

有一次在赫尔辛基,我们寻找公交车站的路上,遇见了一对年轻的夫妻。我们向坐在车里的他们询问公交车站的地址,他们细心地为我们指出了方向,还把车开到对应位置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公交车来的时候,司机没有看到我们招手,他们还示意司机,让司机师傅注意到我们。这是我在赫尔辛基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幕,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的善意和热情,非常感动。

在赫尔辛基我们体会到了芬兰人性格中的独立与自矜,但也并没有传言中的冷漠,芬兰人只是习惯恪尽职守不去麻烦他人,但能伸出援手的时候也并不会退缩。助教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许多芬兰的特色和有趣的地方,比如芬兰的咸味糖果,芬兰当地人也并不觉得有多好吃,但是这个糖对身体比较好,而且只是风味比较独特,算不上难吃。如果不是助教老师跟我们讲的话,我们可能并不会知道有这样的糖果,也就更加不会去尝试到不一样的风味了。这里也体现出了他们的直率和有一说一,不带有色眼镜的去看待自己的每一个特点。在爱沙尼亚,老师也直言不讳自己的国家人少钱少,这份直率和坦荡在我看来是非常值得尊重的,这代表了他们付出的努力更加值得人称赞和惊叹。

3.2 多样的校园生活

在外国学校,学习只是基础课程,学生把自身想做的事发挥到了极致,兴趣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学校给学生提供几乎所有方面的发展空间,这一点是令人羡慕的,当然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更加优秀的高校培养机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学校会提供空间举办烧烤晚宴,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全新的体验,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企业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互相汲取经验,向他们学习创业的思维方式和经验。同时烧烤晚宴的形式也令我们耳目一新。

另外,芬兰的高校的高开放性也是惊人的,也许是社会福利等原因导致的,芬兰的高校并没有大门,任何人都可以进入高校进行旁听,这也是我所倾佩的信任程度。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有这样的政策,不过我相信将来我们也会拥有这样的自信,去相信每一个人。

四.影响与展望

 这次北欧之旅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用更加平静的心态去看待事物,同时减少了在物质上的需求,偏向于内在的提升。此外,我认识到创新创业是在任何行业、任何年龄、任何类型都能够有用武之地的能力,也期待未来自己能够在这方面有所收获。并且,我也认为我们中国的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并不输,能够较快地适应学习形式,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有着前瞻性和自己思想的年轻人一定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

4.1 心境上的影响

从访学回来,我内心就趋向于一种较为平静的感觉。北欧的慢节奏生活和高效率办公的和谐融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活方式。现在虽然回了国,但我保留下这一份心境,在我的学习生活中也是很有帮助的。

减少了对于物质的欲望,增强对于事物实质性意义的追求,不仅能够提升我的工作效率,也能够让我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从而能够把时间留到我喜欢的或是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这是因为北欧人对于口腹之欲、穿着生活,都没有非常重的享受意识,对他们而言,这些东西得体就好,是生活的必需品,但不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思考的东西。这也让我意识到从前盲目跟风打卡各种网红店给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醍醐灌顶之后就是坚定的决心,不会再在这类事情上消耗过多,应该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

4.2 对于中国现有模式的思考

可以看出的是我国现在的教学模式正飞速向多样化靠拢,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资源紧缺,无法像人口密度小的北欧国家一样给每个学生留出特别的教室和教师,但学校和政府已经在努力改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越来越好。

 另外我国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我们的教学模式正越来越被肯定,从几年前BBC关于中英教育差异的纪录片到后来英国大量进口中国练习册,再到现在我们的学生在外国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中国学生的学习素养和精神面貌都不输本土学生,同时我国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与眼光、细心严谨的思辨习惯和扎实的知识基础,都是现有教育的成果,相信在未来我国一定会把教育这件事越做越好,把创新创业的事业推向全国。

五.总结

本次北欧访学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活动非常好,能够给我们带来平时难得的体验和眼界,希望放学项目越来越好、创新创业学院越来越壮大、此类活动越来越多,西电越来越国际化,学生越来越优秀。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